3D列印,被認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逆向工程的標志,它的應用已越來越廣泛,正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利用3D列印技術造房子,這聽起來似乎不太可能,但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卻讓其變成了現實。本次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參展建築“蓮花之居”,在設計和建造中運用最先進的3D列印技術,預制混凝土技術以及裝配式鋼結構技術,進而創造出了一所節能低碳排放而又富有美麗的居所。
為什麼是蓮花?從比賽的一開始,華盛頓大學賽隊就致力於創造出最節能的設計,最後,在大自然中找到了答案。房屋設計將創新的科技和大自然的美麗結合在了一起:3D列印中國傳統RP文化裡像征著美好的蓮花,進而創造出了這所節能低碳排放而又富有美麗的居所。
“蓮花之居”室內面積650平方英尺,與普通建築不同,“蓮花之居”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窗戶,而是利用十二片花瓣式牆板的弧度,將光線折射,從而完成室內采光。設計主要集中在人的室3D列印內流線。華盛頓大學賽隊擴大建築的靈活性並在建築中心設計了一個圓形空間內核作為多功能房間。一個大的室內開放庭院作為餐廳,通過滑動玻璃門與室內連接,在室內庭院的四周均勻分布廚房,客廳,打樣廚房和書房四個空間,中央庭院提供建築最重要的集聚場所,作為與其他所有空間流線的起點和重點。這樣一個開放和閉合空間靈活連接的方式體現了對人居體驗和自然風水的推崇。室內采用Google的NestSmartHome技術和工程學生自主研發的應用軟件,將整個房間的插座、電器、攝像頭和門禁系統連接在一起,從而更簡單地管理室內室外的環境。此外,在室外的院落還設置了水景、綠植,在視覺上可以把室內外空間有機結合在一起,給人們帶來一種親近自然的生活體驗。
建築與環境的共生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重要而值得討論的問題。傳統的建造方式有許多環境保護上的短板,比如說:相對高的碳排放,廢料產生,材料浪費和能源消耗。“蓮花之居”最大的亮點,就是把建築垃圾再利用,同時讓新建建築不再產出新的建築垃圾。通過對3D列印技術的利用,在生產環節中利用更少的材料生產出精確的外牆以及節點模具,重復使用3D列印材料和大大降低模具的重量從而節省運輸費用。同時,在3D列印的過程中,先進的增材制造和表面處理過程,將廢料變為新的高質量產品。這樣的循環利用使樣品得生產一個產品的能耗僅為生產一個全新的產品的2-25%。
- Sep 18 Tue 2018 11:13
3D列印技術彰顯未來主義建築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